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弦歌不辍青衿志 匠心筑遗薪火传 --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红砖”基层服务实践团赴百色市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者:黄雯 [发表时间]:2024-07-24 [来源]: [浏览次数]:

为切实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立志做有理想、敢当担、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7月21-23日,建筑工程学院“红砖”基层服务践行团一行23名师生赴百色市开展以“弦歌不辍青衿志  匠心筑遗薪火传”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古韵流光穿岁月,传承中华心永固

在百色起义纪念馆,实践团成员们瞻仰了邓小平手迹碑林和革命烈士纪念碑,仔细聆听了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对优秀党员黄文秀的事迹讲解,教育引导践行团成员听党话、跟党走,在学思践悟中筑牢信仰基石、铸就责任担当。实践团师生走进靖西市壮族博物馆的历史长河,领略边陲壮乡璀璨的文化。古色古香的铜鼓、色彩斑斓的织锦刺绣、巧夺天工的陶瓷,这些壮族“活化石”穿越千年至今仍美轮美奂呈现了边城风韵,凝结着民族情怀

童心巧手同欢乐,非遗手工共成长

为传承和弘扬非遗文化,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实践在开展志愿服务的龙井村为当地孩子们上了一堂“侗族木构营造技艺非遗”课程,手把手指导孩子们制作榫卯工艺绣球、中国结和小鼓楼等手工品,让他们近距离观察了解侗族文化特性和榫卯工艺;同时,学院“广西非遗文化创意产品研发与生产中心”还带领孩子们体验了“掐丝珐琅”文创作品的制作过程让他们感受掐丝珐琅的制作工艺和非遗文化的乐趣在精雕细琢的作品制作中践行工匠精神。

匠心服务扮乡村,学践结合激活力

实践团深入边境派出所交流,倾听他们感人的戍边故事,深刻感受到边境工作的艰辛,边境警察用坚韧和毅力,默默燃烧着自己的青春,守护着祖国的边境线,捍卫着国家的尊严和人民的安宁,这份坚守背后是他们无比深厚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担当。

实践团结合龙井村的民族特色和村域发展,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以墙为布,以笔为媒,用绚丽的色彩和生动的图案,为龙井村绘制了两幅富有民族团结和地方特色的手绘墙画。在绘画过程中,同学们顶着炎炎烈日,怀着满腔热情,用心用情勾画着每一笔,经过大家共同努力,两面普通单调的白墙摇身变成了美化村庄靓丽名片,成为龙井村乡村振兴鲜明生动的宣传新阵地。

乡村产业新业态,实际行动践使命

为更好的了解龙井村特色产业发展,在蚕农的指导下,实践团下桑田采摘新鲜桑叶前往蚕桑基地实地参观养蚕模式积极地向蚕农请教养蚕的知识和技术,蚕农们也津津乐道的分享了他们养蚕经验和心得,让实践团对蚕桑产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成员深刻感受到边境线守边卫士和边民的忠诚担当,边疆民族的团结和谐,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的可喜成果。他们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将继续凝聚奋进力量,勇担时代使命,用实际行动促进各民族共同富裕、促进边疆繁荣稳定,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向前发展,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力量。

参观百色起义纪念馆

参观百色起义纪念馆烈士碑

参观靖西博物馆

在制作掐丝珐琅

与小朋友合影留念

在认真画墙绘中

黑夜中同学们也在认真作画

摘桑叶

合影


文/黄雯

图/实践团成员

一审/黄雯

二审/雍文

三审/曾云辉